大功率臭氧發生器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在很多工業領域,如醫療、食品生產等等,都需要臭氧來殺菌消毒,高效率、訂單多的工廠會采用大功率臭氧發生器,制造速度快,運行時間長、功率高還省電,但是一樣東西有好就有壞,大功率臭氧發生器也有它的一些缺點,今天小編整合了它的優勢與缺點的相關報道,一起來看一下吧。
一、大功率臭氧發生器優勢
大型臭氧發生器主要由壓縮空氣及凈化系統、臭氧發生系統、電氣電源系統、控制系統、臭氧化氣體應用系統等組成。
1、與工頻臭氧發生器相比:體積縮小五分之三、單位面積產量提高5倍、電耗降低20%左右。
2、穩定運行時間長,發生器的放電管為專業精制的不銹鋼管,管壁光滑、不蓄熱有利于穩定臭氧產量,使用壽命長達20年以上,給用戶節省了可觀的維護費用。
3、介電管為玻璃管,直接與冷卻水接觸,散熱冷卻效果好、不易結垢且可定期拆卸清洗或更換。而其他某些系列發生器散熱差、運行和產量不穩定、一旦結垢放電擊穿即影響運行、難以恢復。維修費用高。
4、電源系統采用德國西門康公司IGBT模塊,較之可控硅電源系統具有驅動功率小、工作頻率高、電路結構簡單、功率密度和整機效率高、運行可靠等優點。
5、電源控制系統,采用中文液晶顯示,可實時監測系統狀態及運行參數。
6、多種工作模式:定時工作模式、連續工作模式、手動工作模式、自動工作模式,設有菜單設置,可根據用戶實際應用要求進行設置和設定。
7、根據用戶要求可設置遠程操作控制,遠程數據監測等功能。
8、運行狀態自行記錄,可隨時翻查。
二、國產大型工頻臭氧發生器所存在的問題
1、工頻放電,效率低、耗電大。
國產工頻臭氧發生器的放電頻率為50Hz,僅靠升高電壓來提高臭氧產量,大部分電能轉化為熱能。每公斤臭氧的電耗一般都在20kw以上,不少運行的設備產生一公斤臭氧的功率在25kw-29kw,這與國家倡導節能政策和企業降低費用顯得格格不入。
2、臭氧濃度低、氣體流量大。
大型工頻臭氧發生器的臭氧濃度較低,一般為8-12mg/l(空氣源),這樣在某些應用領域,其濃度滿足不了生產應用的需求。氧氣源的臭氧濃度也只能在15-25mg/l之間,且常因玻璃介質管內涂有石墨,在使用氧氣源過程中會出現著火現象。工頻放電發熱較大,為冷卻玻璃介質管、降低臭氧出氣溫度,氣體流量一般在80-140m3/h之間,為國外同類產品的3-4倍,使空氣壓縮機的能耗增加。
3、放電介質易損壞,維護周期短。
工頻臭氧發生器采用玻璃管作為放電介質,以玻璃管內涂石墨層作為高壓電極,石墨涂層在放電過程中遇熱造成粘接強度下降,易脫落;同時玻璃介質管(擊穿電壓在16kv左右)在13kv左右(接近其擊穿電壓)的高壓下工作,易被擊穿。這樣,石墨涂層玻璃介質管在工作兩個月后,便出現玻璃管爆裂、高壓擊穿及石墨脫落等現象,需經常進行拆卸、更換。維修工作量大,降低了生產效率。
4、產品規格小,設備體積大。
玻璃介電體材料由于其耐擊穿強度、介質常數(ε)、介質損耗(tgδ)等性能的限制,臭氧產量、濃度都提高不大;其次,國內缺乏對臭氧專用大功率高壓變壓器的研制,限制了大型臭氧發生器的產量;由于效率較低,則設備體積相對較大。因此國產工頻臭氧發生器的臭氧產量多為1kg/h,使某些領域需要幾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臭氧的企業在選擇和使用上面臨極大困難和不便。
5、自動化程度低。
設備的控制、檢測、監測、保護水平低下。
以上是小編針對大功率臭氧發生器的優勢與缺點的相關新聞報道。